二氢杨梅素通过线粒体途径及影响ROS-NF-κB信号通路诱导心肌细胞AC16凋亡

作者:林志康; 赵宇侠; 方明; 宁忠平; 葸灵娟; 黄煜茹; 李新明*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3, 40(01): 63-74.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21.0366

摘要

目的 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MY)对人源正常心室肌细胞AC16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DMY对心肌细胞AC16存活率的影响,后选取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30、60、90 mg·L-1)DMY处理AC16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变化。通过激光共聚焦及FCM共同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p-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α(inhibitor protein α of kappa B,IκBα)、p-IκBα及凋亡相关蛋白包括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蛋白x(Bcl2-associated x, Bax)及剪切型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DMY致心肌损伤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 AC16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细胞外液中LDH及AST含量的上调、细胞内SOD及CAT酶活性的降低均呈现与浓度相关的剂量依赖效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伴随ROS释放的增加提示线粒体功能受损严重。此外,细胞凋亡率的增加伴随p-IκBα、p-NF-κB p65、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及Bcl-2/Bax比值下调趋势。结论 二氢杨梅素通过ROS-NF-κB信号通路轴及线粒体途径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造成细胞毒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