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贫困的主体和主体的贫困为双重逻辑,从理论上阐明了贫困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剖析了主体贫困的内容,即从资本逻辑的整体视域出发形成的主体贫困的三重矛盾,还从内在尺度分析了主体能力的本质贫困,指出资本逻辑的狭隘性使得主体劳动成为一种没有创造力的运动,成为一种没有内涵和可能性的单纯,成为一种物质。这两重贫困,使得主体陷入发展的贫困。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体贫困理论,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
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