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例,克罗恩病(CD)45例,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组(P<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组(P<0.05);UC组和CD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UC组和CD组各炎症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UC组肠道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大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存在相关性。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IBD活动期患者的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菌群的改变与炎症性肠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这为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