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叠合盆地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勘探研究与实践揭示,超深层油气成藏条件具有两分性:有利成藏条件只存在于特定的盆地环境,具有地域性;不利成藏条件是超深层固有属性,具有普遍性。烃源灶有效且有规模、储集层至今保持有效储集性能且有规模、生-储-盖要素存在空间组合且至今保持有效性是超深层是否具有勘探价值的决定性要素。有利于超深层具备勘探潜力的盆地具有以下特征:(1)存在克拉通差异沉降演化,且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未被深埋,烃源灶发育且至今仍在有效生烃窗口;(2)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层系,存在颗粒型台缘和台内滩并经过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或者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地下水溶蚀淋滤,使超深层孔隙(含裂缝、溶洞)发育的储层至今依然有效;(3)碎屑岩、基岩或火山岩储层发育需要满足长期浅埋+后期深埋且深埋时间不长、存在构造桥的托举作用、较少压实作用影响、构造作用产生裂缝或长期风化作用建设性改造结晶岩类等单一要素或多种要素组合作用;(4)盆地总体呈中—低地温场,或烃源岩发育阶段环境中无过量放射性物质存在,规模生烃过程不被速化。不利于超深层成藏的原因有:(1)机械压实和高温高压导致超深层成岩作用强、岩石颗粒塑性增加,不利于储层孔隙空间的保存;(2)超深层因埋藏深、埋藏历史长,多数烃源岩已经失去生烃能力,烃源灶有效性受限;(3)形成生-储-盖-圈有效组合的机会偏少,且有经济性的资源成矿几率降低。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规模勘探面临着成藏理论有待完善、工程技术有待提高等挑战,亟待开展攻关研究。

  • 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