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英国学派将国际政治研究向“社会学转向”,但历史社会学常用来解读欧洲的过去,本文则尝试将国际关系理论与历史社会学相结合,以分析和解释亚洲的现状与未来。基于亚洲特有的历史、社会和国际政治环境,本文从国际关系与历史社会学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区分经济连带与社会连带,民族历史例外与国家主权例外等四个维度,从不同层面分析亚洲秩序“合”与“离”的因素和原因。基于该理论框架,本文得出结论认为,亚洲国家倾向于在经济连带和国家主权例外这一秩序模式下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不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崛起国与守城国对地区秩序主导权竞争造成区域秩序撕裂,也不仅仅是亚洲国与国之间历史社会差异过大,而是亚洲主权国家非序贯性发展历程导致其主权先天脆弱,执政者需要通过强调主权例外强化内外对其主权的认同。在这一思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亚洲秩序经济连带与主权例外的特质,得到大部分亚洲国家的认同,但未解决历史例外与主权扩张的不确定,以及主权国家之间主权主张的矛盾和冲突。在这两个层面,中国面临比其他亚洲国家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去推动解决历史主权问题机制化。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