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震诱发地震崩滑可严重加剧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地震诱发崩滑分布对于应急救灾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22年9月5日泸定Ms6.8级地震震前30 m分辨率地形数据结合1:50万比例尺地质图,采用Newmark累积位移方法开展了泸定地震诱发崩滑快速评估。结果显示:本次地震诱发崩滑灾害较为严重,崩滑高危险区面积约为45km2,主要分布在鲜水河断裂以西大渡河西岸近东西向支沟两岸,其中以燕子沟、磨子沟、海螺沟、飞水沟、湾东河、什月河、田湾河等崩滑危险性较高,对沟内居民及游客生命安全威胁较大,沟内公路受崩滑阻断风险较高,局部河道有被崩滑堵塞风险;泸定县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得妥乡4个乡镇及石棉县田湾乡、草科乡、新民乡、先锋乡、蟹螺乡、挖角乡等6个乡镇崩滑危险性较高;震中附近地区大渡河沿线省道S434和S211受崩滑阻断可能性较高;贡嘎雪山一带预测地震崩滑危险性为中等,但需关注冰崩型、岩崩型高位远程灾害(链)风险。通过与震后应急排查、遥感解译等获取的此次地震Ⅷ度、Ⅸ度区内诱发崩滑分布对比,表明在大渡河西岸各支沟滑坡位移分析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同震滑坡的宏观分布特征,但在在磨西台地边缘,大渡河两岸吻合程度欠佳,后续将通过提升岩性和地形等数据质量进行改进。有关成果可为震后重建规划、震后长期灾害效应分析等提供参考。
-
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