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在人格特征与主动拖延间的中介作用

作者:方晓鸿; 郑丽维*; 饶玉莲; 邹连玉; 林春霞; 汪永杰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23, 39(07): 965-969.
DOI:10.13329/j.cnki.zyyjk.20230321.002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主动拖延、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心理弹性在人格特征与主动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4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动拖延量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和心理弹性量表对福建省某医学高等院校496名四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某医学高等院校496名四年制护理本科生主动拖延总分为(62.35±8.10)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7.74±9.80)分,人格特征各因子得分为:精神质(2.64±1.76)分,外倾性(7.56±2.05)分,神经质(4.99±2.45)分,掩饰性(3.61±1.95)分。不同性别、年级以及平时学习场所的护理本科生主动拖延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每天课后学习时间的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外倾性得分和神经质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动拖延与心理弹性、外倾性呈正相关(r=0.414、0.408,均P<0.01),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419,P<0.01);心理弹性与外倾性呈正相关(r=0.296,P<0.01),与神经质呈负相关(r=-0.326,P<0.01)。心理弹性在外倾性与主动拖延、神经质与主动拖延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375、-0.334,占总效应比值分别为23.31%、24.13%。结论 外倾性和神经质可以直接预测护理本科生的主动拖延行为,也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对主动拖延行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