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调控Klotho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神经炎症并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大脑中动脉阻塞组,术后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将符合条件的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于造模后24 h开始给予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共治疗14 d。评价动物的运动功能;以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梗死边缘区内Klotho、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的蛋白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造模后24 h,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成绩和模型组无明显区别,而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其后各时间点,治疗组成绩逐渐提高,从造模后3 d开始,与同期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P <0.01)。模型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1);治疗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变小,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 <0.01)。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小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均较假手术组增多(P <0.01);而治疗组二者均下降,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 <0.01)。模型组Klotho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而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 <0.05,P <0.01)。治疗组Klotho蛋白表达提高,NF-κB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 <0.05,P <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运动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能通过提高Klotho表达水平抑制NF-κB通路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对缺血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