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多糖调控炎性因子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娜; 赵良友; 毛迪; 杜兆远; 张晓娟; 翟旭楠; 安柏松; 刘树民*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19, 44(14): 2947-2952.
DOI:10.19540/j.cnki.cjcmm.20190129.001

摘要

探讨刺五加多糖(ASPs)对刀豆蛋白A(Con A)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模型组,ASPs低、中、高剂量组(36. 25,72. 5,145 mg·kg-1),联苯双酯滴丸(阳性药,200 mg·kg-1)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F-κB抑制剂,200 mg·kg-1)组。ASPs,联苯双酯滴丸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对照组、模型组和PDTC组每天以10 m L·kg-1生理盐水灌胃给药。于末次灌胃后,PDTC组灌胃PDTC,再于0. 5 h后,除对照组外均尾静脉注射20 mg·kg-1Con A诱导肝损伤。8 h后处死动物取材,对肝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试剂盒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PX)、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CAM-1,i NOS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刺五加多糖对治疗免疫性肝损伤对肝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与模型组比较,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肝细胞胞浆疏松肿胀、核固缩浓染得以改善,ASPs显著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NO,IL-1β,TNF-α的含量;升高GSH-PX和SOD的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NF-α,ICAM-1,i NOS和NF-κB蛋白水平表达。ASPs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和黏附因子的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表达,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