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广东省1999—2012年的闪电定位系统数据,利用Arc GIS地统计分析模块,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和分级统计方法研究广东省地闪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并进行风险区域划分。结果表明:广东省平均地闪密度为14.12次/(km2·年);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深圳为极高地闪密度区,年平均地闪密度达17.3326.35次/(km2·年);惠州、茂名、湛江、阳江、江门为高地闪密度区,年平均地闪密度为达13.0116.53次/(km2·年);珠海、肇庆、清远、云浮、汕尾为中地闪密度区,年平均地闪密度为10.0112.72次/(km2·年);河源、揭阳、潮州、梅州、韶关、汕头为低地闪密度区,年平均地闪密度为8.299.81次/(km2·年)。地闪密度风险的区域分布与雷暴日、地形和社会经济有关。
-
单位广东省防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