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缺血预适应(I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AIS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男33例、女19例, 年龄50~70(63.28±2.06)岁]、观察组53例[男30例、女23例, 年龄50~71(63.30±2.09)岁]。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P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弹性指标[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内皮功能指标[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随访6个月后,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0.77%(42/52)(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Ep、AI、PWVβ均低于对照组, AC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vWF、ET-1、hs-CRP、IMT低于对照组, NO、LRP6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后, 对照组失访3例, 观察组失访4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5)。结论 IP治疗AIS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确切, 可减轻神经功能、内皮功能损伤, 改善血管弹性, 抑制炎性反应, 提升生活能力, 改善患者预后。

  • 单位
    神经内科;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