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峰度成像对新生儿轻度局灶性白质损伤的量化评估

作者:王苗苗; 刘聪聪; 李贤军; 李梦轩; 杨健*
来源: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 27(08): 551-557.
DOI:10.3760/cma.j.cn101202-20210922-00266

摘要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在新生儿轻度局灶性白质损伤(PWMLs)局部脑白质微结构变化量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9月—2018年6月经MR检查有轻度PWMLs的33例新生儿为PWMLs组, 出生日龄3~28 d, 男22例、女11例;同时, 匹配同期接受MR检查颅脑未见异常的33例新生儿为对照组, 出生日龄3~24 d, 男16例、女17例。观察指标:(1)通过DKI与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参量图评估轻度PWMLs病例的检出率;(2)比较PWMLs组病灶局部区域、病灶镜像区域, 以及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各参量间的差异。结果 (1)2组新生儿胎龄、矫正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合并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DKI参量图对轻度PWMLs的病例检出率为51.5%~78.8%, 高于DTI参量图的病例检出率(39.4%~42.4%)。(3)与病灶镜像区域及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相比, 轻度PWMLs区域径向弥散峰度、垂直弥散峰度、平均弥散峰度和轴突水分数均升高, 分别为0.3(0.2, 0.4)、0.3(0.3, 0.4)、0.3(0.2, 0.4)、0.1(0.1, 0.2), 病灶镜像区域分别为0.2(0.2, 0.3)、0.2(0.2, 0.3)、0.2(0.2, 0.2)、0.1(0.1, 0.1), 对照组相应白质区域分别为0.2(0.2, 0.3)、0.2(0.2, 0.3)、0.2(0.1, 0.2)、0.1(0.1, 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轴突内弥散率张量和轴突外垂直弥散率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部分各向异性、径向弥散张量、垂直弥散张量、平均弥散张量及轴突外径向弥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DKI对新生儿轻度PWMLs的量化评估明显优于DTI, 可揭示轻度损伤所致的脑白质微结构变化。

  •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