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奈德和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效果评价

作者:翦新春; 郑廉; 朱蓉; 王彬娉; 周婷; 杜永秀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7, 52(01): 16-21.
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7.01.004

摘要

目的评估曲安奈德和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03年3月至2014年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127例OSF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对127例OSF患者行曲安奈德和丹参酮注射液病变下区域局部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注射10次后间歇30d,共注射30次。对3组患者完成临床疗程后12、24和36个月的开口度及双颊由灰白变红色面积的大小进行评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计114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全过程的疗效观察。19例(16.7%)患者为早期OSF(早期组),55例(48.2%)为中期OSF(中期组),40例(35.1%)为后期OSF(后期组)。早期组患者治疗1年后净获开口度(治疗后开口度-治疗前开口度)(5.5±1.5)mm,2年后为(8.8±1.6)m/m,3年后为(12.0±1.2)mm;中期组患者治疗1年后净获开口度为(5.3±1.7)mm,2年后为(10.5±1.5)mm,3年后为(14.5±2.4)mm;后期组患者治疗1年后净获开口度(5.7±1.3)mm,2年后为(13.7±1.3)mm,3年后为(15.5±1.5)mm。颊黏膜颜色和血管数量增多程度,早期组在治疗追踪的第3年结束时,19例患者中13例口腔颊黏膜颜色恢复,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程度近似正常,另外6例患者的颜色分别有2/3和1/2的颜色恢复,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程度近似正常,治疗后颜色、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程度的有效率为100%;中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1/55),后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6/40)。结论曲安奈德和丹参酮注射液病变下注射,对患者的开口度、病变黏膜颜色及毛细血管数量的恢复有良好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