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北京南郊地区不同性别成年人非优势手臂桡骨远端骨密度及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计算出的全身骨折风险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年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EXA)的体检人群2 68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44名,女性1 736名,收集相关临床指标,计算BMI值,检测受检者非优势手臂的桡骨远端骨密度,登录网站计算FRAX骨折风险评分。按年龄及BMI分组,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桡骨远端骨密度及FRAX骨折风险评分与BMI及年龄之间的关系。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分别比较BMI各组及各年龄组桡骨远端骨密度和FRAX骨折风险评分的组间差异。结果 (1)北京南郊地区成年人非优势手臂桡骨远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随年龄增高而降低,FRAX骨折风险评分即10年内发生全身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a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PMOF)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年龄组骨密度BMD值男性均高于女性,PMOF男性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北京南郊地区成年人非优势手臂桡骨远端骨密度BMD随BMI的升高呈而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性别,PMOF在BMI为2427.9(超重组)达高峰,正常体重组及肥胖组均低于超重组。(3)BMI各组中男性BMD值均高于女性,PMOF各BMI组中男性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及PMOF与受检者性别、年龄、BMI均相关,其中同等年龄及BMI情况下,女性的骨折风险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随着BMI的增高,骨密度BMD逐渐增高,但此时骨折风险不随BMD的增高而降低,而表现为超重人群骨折风险最高,正常体重人群骨折风险最低,故超重亦是使骨折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通过利用FRAX软件,测量桡骨远端骨密度的高低并充分考虑性别、年龄、BMI等因素可有效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