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滴灌条件下设施芹菜科学合理的灌溉策略,可为芹菜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在滴灌芹菜外叶生长期、立心期和心叶生长期分别设置 I、0.8I 和 0.6I(I 为充分灌水量,灌水上限为 90%θFc,灌水下限为 70%θFc;0.8I和 0.6I 分别表示充分灌水量的 80% 和 60%)3 个灌溉水平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芹菜地上部分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并基于 CRITIC-TOPSIS 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佳灌溉策略。芹菜株高、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对外叶生长期灌水最敏感,叶柄粗对心叶生长期灌水敏感;叶片光合作用对心叶生长期灌水最为敏感;随着心叶生长期水分亏缺程度加重,叶片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Tr均显著降低,胞间 CO2浓度 Ci显著升高;3 个生育期均灌水充足的处理 T1 (I,I,I) 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株高为66.03 cm,模拟最大生长速率为 0.86 cm/d;产量为 103.50 t/hm2;T2 (I,0.8I,0.8I) 处理叶柄最粗,为 20.71 mm,较灌水充足处理增加4.1%,模拟最大生长速率为0.36 mm/d,灌溉水利用效率为61.27 kg/m3,较 T1增加 6.3%;运用CRITIC-TOPSIS综合分析得出,T2处理综合评分最高,是最优灌水处理。综合全生育期考虑,外叶生长期、立心期和心叶生长期灌水量分别以 140~160、215~245、390~420 m3/hm2为最优灌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