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始儒家所推崇的曾点之乐是其休闲理想,宋明理学对原始儒学的超越同样体现在休闲审美哲学上。自由是休闲与审美的内在规定和基本特征。因自由的两重性规定,儒家的人生境界追求具有某种内在张力。根据修为方式的不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形成“敬畏”与“洒落”两种并峙的人生风范,分别侧重于规范休闲的工夫制约和直切休闲的本体和乐。阳明心学以成熟的本体工夫论化解了“敬畏”与“洒落”的矛盾和张力,体现了独特的休闲审美智慧,突破和超越了宋明理学休闲审美哲学的内在张力。王阳明超越前人常取的“遁世”或“谐世”的休闲方式,体现了“无入而不自得”的休闲智慧和境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