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母草颗粒对大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母草颗粒组及桃红四物汤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余大鼠建立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模型。造模成功后,益母草颗粒组给予4.3 g/kg益母草颗粒混悬液灌胃,桃红四物汤组给予4.5 g/kg桃红四物汤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均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早晚各1次。给药结束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子因子(TGF)-β1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形态;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介导的核苷酸(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子宫组织环氧化酶(COX)-2、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TGF-β1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子宫组织中COX-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子宫组织COX-2、TGF-β1阳性细胞数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颗粒组和桃红四物汤组大鼠血清TNF-α、TGF-β1水平,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子宫组织中COX-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子宫组织COX-2、TGF-β1阳性细胞数均降低(P<0.05),且2个治疗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子宫腔形态异常,子宫内膜较薄,肌细胞排列不规则,血管大面积透明样变化及存在炎性浸润,而益母草颗粒组及桃红四物汤组子宫病理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益母草颗粒可有效改善大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子宫组织COX-2、TGF-β1表达及降低血清TNF-α水平有关。
-
单位武汉市第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