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Hb)H病胎儿及患者的血液学、基因型的关系以及相关自然病程发展过程。方法采集2010 - 2022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 252例Hb H病胎儿及患者血样(包括174例胎儿脐带血, 1 062例> 2岁患者外周血, 16例罕见基因型Hb H病患者外周血), 进行血液学及常规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型分析;另选择0 ~ 2岁Hb H 3.7、Hb H 4.2、Hb H CS和Hb H WS病患儿(n = 278), 采集外周血, 检测红细胞发育变化趋势。采用多重探针杂交技术、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联合一代Sanger测序对疑似罕见地贫患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1 062例> 2岁的Hb H病患者中, 基因缺失型(--/-α)占62.34%(662/1 062), 其中Hb H 3.7(--SEA/-α3.7)、Hb H 4.2(--SEA/-α4.2)较为常见, 分别占42.28%(449/1 062)和19.11%(203/1 062);非基因缺失型(--/ααT或αTα/ααT)中, 以Hb H CS(--SEA/ααCS)、Hb H WS(--SEA/ααWS)以及αCSα/αCSα为主, 分别占16.85%(179/1 062)、16.48%(175/1 062)、1.98%(21/1 062)。81.12%(537/662)的基因缺失型Hb H病患者表现为轻、中度贫血, Hb H病检出率范围为75% ~ 80%。非基因缺失型中, Hb H WS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度贫血(90%的患者血液Hb浓度> 95 g/L), 而Hb H CS和Hb H QS(--SEA/ααQS)病患者则主要表现为中、重度贫血, 患者外周血均能检出Hb H且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类型Hb H病患者。除Hb H CS和Hb H QS复合β-地贫时Hb A2值未显著升高外, 其他类型Hb H病患者复合β-地贫时Hb A2值均升高( > 3.5%)。各种类型Hb H病患者复合β-地贫时, 均未检出Hb H峰。红细胞发育变化趋势检测结果显示, Hb H病患者红细胞计数较正常同龄人升高, 而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低于正常同龄人(均P < 0.05), 并在6个月至1岁时降到最低;贫血程度严重的Hb H CS病患者, 其MCV值升高明显(P < 0.001)。Hb H病胎儿脐带血的检测结果显示, αCSα/αCSα胎儿宫内贫血严重, 其次为Hb H QS和Hb H CS病胎儿;脐带血中Hb Bart’’s含量与贫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 = - 0.58, P < 0.001);Hb H病复合β-地贫时, 胎儿贫血情况未见明显改善, Hb Bart′s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均P > 0.05)。此外, 基因缺失型罕见Hb H病患者中, 以Hb H 21.9(-α21.9kb/--SEA)、Hb H 2.4(-α2.4/--SEA)常见;非基因缺失型罕见Hb H病患者中, ααAmsterdam-A1/--SEA和ααHb G-Georgia/--SEA均为首见。结论不同类型之间及相同类型在不同发育时期的Hb H病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当Hb H病患者复合β-地贫时, 基因缺失型患者表型有所改善, 而非基因缺失型患者未见明显改变。相较于正常人, Hb H病患者血液Hb、MCV、MCH均降低且红细胞生理变化更为急剧。
-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中心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