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21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平; 孙亚兵; 陈正云; 许泓; 张信美; 黄秀峰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6, 36(10): 1463-1466.
DOI:10.3969/j.issn.1674-8115.2016.10.013

摘要

目的·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探讨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12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有120例(99.2%)继发于剖宫产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中位数为24个月。在94例(77.7%)描述剖宫产切口类型的患者中,65例(69.1%)为腹壁横切口(Pfannenstiel切口),29例(30.9%)为腹壁正中纵形切口。所有患者均接受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共切除146个病灶,其中上界位于脂肪层的病灶共97个(66.4%),上界位于腹直肌前鞘的病灶共26个(17.8%),上界位于肌层的病灶共23个(15.8%)。结论·积极降低剖宫产率,优化剖宫产手术方式,保护好腹壁切口是预防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