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概念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低影响开发的实践探索,其宗旨是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筹,是对给排水等循环利用各个环节的协调,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低影响开发不仅仅意在技术,更重要的是呼吁公众的重视与参与。基于这一前提,校园环境的低影响开发应用除了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还应当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以生态景观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同时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视性的雨水路径激发学生的关注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