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的表达变化,以及雷公藤多苷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雷公藤多苷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醋酸泼尼松组、雷公藤多苷组分别于20:00灌胃给药,雷公藤多苷用药量10.5 mg·kg-1·d-1,醋酸泼尼松片用药量1.5 mg·kg-1·d-1;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6周。观测各组大鼠足爪、关节肿胀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q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SCN Bmal1、Clock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①实验结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IA模型大鼠左后踝关节围长、足跖厚度、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AI)评分均明显增加(P < 0.05),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下丘脑SCN Bmal1、Clock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P < 0.05)。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雷公藤多苷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足爪、关节肿胀程度,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增加SCN Bmal1、Clock蛋白和基因表达(P < 0.05),雷公藤多苷组对SCN Bmal1表达的调节作用优于醋酸泼尼松组(P < 0.05)。结论:关节炎的发病影响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下丘脑SCN生物钟的表达;雷公藤多苷治疗CI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的作用机制与调控下丘脑SCN核心钟基因表达和外周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相关。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基础医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