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和2019年北京市居民食品营养标签认知变化

作者:李春雨; 贾海先; 赵耀*; 赵芳红
来源:首都公共卫生, 2023, 17(03): 172-175.
DOI:10.16760/j.cnki.sdggws.2023.03.004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对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相关知识、行为的变化。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6和2019年分别对年满15周岁,能够自主采买食品的居民进行调查。以2020年北京市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采用直接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年龄和性别标准化处理后进行比较。结果 调查对象对食品标签的关注度从2016年的45.38%增加到2019年的71.81%。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关注度较高,2019年分别为65.55%和56.76%,高于2016年的43.06%和37.21%;对食品添加剂和生产原料的关注度较低,2019年分别为34.66%和30.19%,高于2016年的18.11%和16.43%。2016年有17.89%的调查对象一般会根据标签上的标注选择食品,2019年为28.67%。2019年调查对象了解营养成分表、完全能看懂营养成分表、知道NRV%意思的比例分别为23.30%、14.96%和34.41%,均高于2016年的10.17%、3.13%和13.92%。在强制标示内容方面对蛋白质的关注度较高,2019年为50.41%,高于2016年的29.35%;对钠的关注度最低,2019年为16.34%,高于2016年的7.42%。结论 北京市居民对于标签和营养标签的知晓率有所增加,但仍然较低,今后还应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 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