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化论探讨心肾水火之辨

作者:邓芳隽; 李晓凤; 杜武勋*; 张少强; 丛紫东
来源:中医学报, 2022, 37(11): 2297-2301.
DOI:10.16368/j.issn.1674-8999.2022.11.409

摘要

阴阳本义为阳气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五行则为气的不同气化形式。火为阳气外达、气化之态,水为阳气闭藏、成形之态。心属火,主外达阳气,其体用皆阳而不内藏阳气;肾属水,主闭藏阳气,其体用皆阴而内含精气,为人体阳气贮藏之地,故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肾中所闭藏之精,借少阳肝胆升发之力,及中焦脾土运化之功,阴化为阳,从而运行于三焦,上输于膻中,内寄于君火,从而坎离相交,水火既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