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鄂西北地区3家三级甲等医院共613名护士,采用隐性缺勤频次量表和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PS-6)进行调查。[结果]在过去6个月,499名(81.4%)护士隐性缺勤频次得分为(2.35±0.9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护龄15~24年、月收入3 001~5 000元、夜班频繁、身体状况差的护士隐性缺勤频次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月收入、身体状况与学历是隐性缺勤频次的独立预测因素。隐性缺勤所导致的生产力损失得分为(16.90±3.85)分,53.71%的护士为高隐性缺勤生产力损失,不同护龄、每周夜班次数、身体状况的护士隐性缺勤所产生的生产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鄂西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隐性缺勤频次较高,且因此导致的生产损失较为严重,高年资护理人员如护理管理者虽然隐性缺勤频次不是最高,但由此产生的生产损失最为严重,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护士的个人特征开展干预研究,同时优化三级甲等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关注高年资护士的健康状况,以降低隐性缺勤,提高护理质量。
-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