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还原研究应该形成一种有思想的结构,有结构的思想。思想可以通过结构,进行模式化的放大;结构可以通过思想,进行生命化的演绎。《论语还原》设置了三大板块:内编、外编、年谱编。内编追问《论语》得名的缘由,六弟子上篇题的原因,四科十哲为何没有曾子、有子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以殷礼解读出孔子丧礼,以及由此连带而生的《论语》在春秋战国之际三次编纂的奥秘。外编展示七十子中不同的学术品性,及其传道、传经、传事的流派脉络,力图绘制真实完整的孔子文化地图。年谱编追踪孔子身世生命的历程,及其与鲁国和周边政治的关系;同时对《论语》中一系列孔子之言进行编年学的考论定位,对战国秦汉《论语》传播、定型,直至被宋代朱熹列入"四书"的经典化过程,把握历史关键点和典型事件进行旁征博引的考索及大时代的综述。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