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肝曲癌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易小江; 冯晓创; 李洪明; 廖伟林; 卢新泉; 汪佳豪; 林佳鑫; 刁德昌
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 28(03): 280-284.
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2.03.018

摘要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的结肠肝曲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29例结肠肝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更好地显示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我们在后期对其中8例患者于术前使用纳米碳示踪技术。观察记录患者术中情况、淋巴结检出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29例患者中,1例因先天肠管旋转不良致腹腔严重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3例行联合脏器切除,6例术中输血,中位手术时间为165 (150,19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6 (15,16) m L;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术后入住ICU,中位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 (2,3) d,中位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为3 (2,4)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7 (6,9) d;中位淋巴结获取数目为19 (18,19)枚,中位阳性淋巴结获取数目为2 (2,3)枚,共获取幽门下组淋巴结710枚,中位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6 (5,6)枚,幽门下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7%,中位阳性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0 (0,0)枚。应用纳米碳示踪技术的8例患者均可见黑染幽门下组淋巴结,共获取幽门下组淋巴结27枚,平均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3.4±1.1)枚,幽门下组淋巴结阳性率为18.5%,中位阳性幽门下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为0 (0,1.5)枚。结论 对于结肠肝曲癌患者,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是肿瘤转移路径之一,在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行幽门下组淋巴结清扫总体上是安全可行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