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后电影、后媒介境况中,有关电影特性的既定看法受到挑战。贝拉·巴拉兹的著作《可见的人》和《电影精神》,为重新认识电影本体提供了基于生命哲学的理论资源。“电影姿势”与“电影微相术”勾连了巴拉兹电影理论的核心问题:肉体的运动将电影质料转化为非物质性的感受和意识。电影形式的复制和变形性能,结合演员控制姿势的技艺,唤起视觉感知中的触觉变化和动觉专注,使习惯性和反思性感知交替,从而增强了观者身体对过程性现实的律动交感。由此,生命和形式共同进化。动觉姿势的立足点是经验的内在性,即身体的内部性、不确定性、适应力,这使其区别于其他姿势论,从而具有方法论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