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童年社会学依据建构主义,从成人视角转向幼儿视角,批判传统社会学中成人支配儿童的逻辑,将幼儿变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提出幼儿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和建构者。幼儿同侪文化发展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内化吸收,而是阐释性再构,是一种改造和革新,发展路径则依靠幼儿—成人互动常规、幼儿共享常规、次文化常规三种常规活动。促进幼儿同侪文化发展的策略,应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依次包括:实现价值关注由未来转向当下生活、多元常规的固定发生和建构中语言工具的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