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孙氏腹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I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0的影响。方法:将8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头针、体针治疗,穴取患侧顶颞前斜线、合谷、尺泽、手三里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孙氏腹针中“腹四区”电针刺激,予连续波,频率5 Hz。两组均留针40 min,每日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周治疗6 d,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血清IL-1β、IL-10含量,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0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36/39),高于对照组的84.6%(33/39,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针联合常规针刺可以改善AIS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梗死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