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的不断涌入,中国出现了具有偶然性和争议性特点的“民族”概念。在“民族”概念、“民族主体”和“民族主义”的界定与阐释问题上,学界和政界进行了多次话语争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及其话语叙述由历史时间、“人民”、启蒙与科学、种族与文化等多元要素构成。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话语叙述在种族主义的“散失”、近代国家与共同体意识、地方自治、现代化等社会演变过程中实现蜕变和升华,逐渐形成了更为高层次、现代国家和共同体层面的话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