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140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62例)和恶化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入RICU 24 h内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Lac)、降钙素原(PCT)、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观察入RICU 7 d内RDW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变化趋势,进行RDW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各指标对评估ARDS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恶化组入RICU第1天的Lac、PCT、RDW、APACHEⅡ评分高于好转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好转组,住RICU时间短于好转组(P<0.05)。恶化组入RICU第1、3、5、7天的RDW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同期(P<0.05)。入住RICU治疗第1、3、5、7天时的RDW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第1天RDW、Lac、PCT、住RICU时间和第1天APACHEⅡ评分与ARDS预后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入住RICU第1、3、5、 7天RDW以及第1天APACHEⅡ评分对预后评估的敏感度分别为66.7%、46.2%、56.4%、75.6%、60.3%,特异度分别为64.5%、61.9%、73.8%、77.4%、74.2%,AUC分别为0.669、0.736、0.792、0.833、0.703(P<0.001)。结论 动态监测RDW可提高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能力,RDW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长期维持较高水平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