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水深涉水触雷的损伤特点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9 6只,体重2.19±0.12kg,随机分为陆地爆炸组(n=16),涉水肢体组(n=16,水深齐实验兔大腿中段),涉水胸部组(n=16,水深齐实验兔剑突),力学测试组(n=30),假致伤组(n=18)。点爆源为模拟地雷,远离电引爆,造成兔后肢直立跨步状态下单后肢触雷爆炸伤,以高速摄影机观察爆炸瞬间水介质运动过程。分别于伤前及伤后3、6、12h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心肌损伤[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及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BP)、髓鞘碱性蛋白(NSE)],并行心脏超声、心电图、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存活动物于伤后12h解剖,记录其肢体局部和远处脏器损伤情况,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损伤特点。结果涉水触雷爆炸造成实验兔脚掌、胫骨下段毁损,常发生远离爆炸残端的闭合性股骨骨折和动脉损伤,未见陆地触雷常见的软组织拖把样撕裂;胸、腹腔脏器以及脑、脊髓损伤程度较陆地爆炸伤重。涉水肢体组以肢体伤为主,涉水胸部组则以胸腹腔脏器、脊髓损伤发生率高,是涉水肢体组的23倍。致伤组伤后6h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神经损伤标志物较假致伤组显著升高,涉水组伤后12h较陆地组显著升高,以涉水胸部组升高最为明显。陆地组及涉水组伤后6h心功能显著降低,以涉水胸部组伤后12h降低最为明显。结论涉水爆炸能量传递受水底、水面、肢体或躯干相互作用的影响,是造成其伤情复杂、严重的重要机制,涉水深度是影响爆炸伤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