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剂量递增方法形成甲基苯丙胺依赖,建立恒河猴甲基苯丙胺成瘾的肠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用体重8~10 kg的成年恒河猴5只,正常对照组A组(A1组:正常对照12周;A2组:正常对照24周)和甲基苯丙胺处理组B组(B1组:甲基苯丙胺浓度递增处理12周;B2组:甲基苯丙胺浓度递增处理12周后稳定给药至24周组;B3组:甲基苯丙胺浓度递增处理24周),每组各1只。静脉给药,起始浓度为每次0.1mg/kg,2次/天,每周浓度递增每次0.05mg/kg,1周加药5次,每2周称体重;抽血进行肠屏障损伤标志物测定;所有组取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实验期间体重无明显变化,甲基苯丙胺处理的各组于8周开始出现体重下降2.5%~4.8%,12周开始显著下降7.6%~10.8%,最终B1~B3组体重分别减轻7.6%、25.6%、33.3%;处理组血液二胺氧化酶(DAO)于第10周开始出现轻微上升17.5%~29.2%,第12周开始明显上升152.4%~188.4%,24周实验结束B2、B3组DAO值分别为27.32、49.69 U/ml。血液D-乳酸(D-LA)于12周出现明显上升200.0%~220.7%,后持续上升至24周(B2、B3组分别为28.47、38.36μg/ml);血液内毒素(LPS)变化趋势与D-LA一致,24周时B2、B3组分别为33.70、46.12 pg/ml。组织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肠道除了轻微细胞浸润,无明显病理改变;而处理组各肠段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上皮糜烂、黏膜固有层腺体破坏及消失、肠绒毛变性坏死、肠壁变薄等情况。结论采用甲基苯丙胺浓度递增处理,恒河猴血液肠屏障损伤标志物及肠道组织学异常改变,符合肠屏障损伤表型;数据表明成功建立甲基苯丙胺依赖肠道损伤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