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感知模式指的是我们的感性经验如何发生,以及感知的主体性如何被理解的状况.感知模式的"考古"意在提出一种后人类主体生成的历史叙事,从而为理解数字状况下的感知模式提供依据.维利里奥提出了"竞速学"视觉理论,延续了现象学对感知经验的构造,同时提供了一种观察媒介感知的新的经验形态的构想,重申了视角的多重位置与情感多元流动的重要性,为感知模式的"内部性"考古提供了一种范例.技术物与人类主体的不同关系,也成为当代媒介理论不同学派的划分依据,通过对当代媒介理论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廓清了感知模式考古的"外部性"因素.后人类主体性的概念既强调具身性,同时又把媒介的物质性存在当作重要的考察基础;以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更强调人类与技术物的关系发生在意义生成和制作的过程之中.理解技术图像时代的感知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走向一种以后人类主体为主导的感知结构和美学形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