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600份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查找,共发现误差标本56份,找出这56份标本的误差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对600份血液检验标本统计分析,发现共有56份标本误差,占9.33%,造成误差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23例,41.07%),采集因素(15例,26.79%),送检因素(13例,23.21%),检验因素(5例,8.93%)。患者因素又包括饮食影响(7例,12.5%),药物影响(7例,12.5%),例假影响(7例,12.5%),剧烈运动或过于紧张(2例,3.57%)。采集因素包括采血时间错误(5例,8.93%),采血血管错误(5例,8.93%),采血量不足(5例,8.93%)。送检因素包括送检时间过长(6例,10.71%),申请单、标本不同(4例,7.14%),标本剧烈震荡(3例,5.36%)。检验因素包括抗凝管错误使用(3例,5.36%),处理方式不当(2例,3.57%),其中患者自身因素是导致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率最高的因素。结论: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因此,应加强管理,定期培训检验科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技能,加强医护之间、医护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最终降低标本误差率,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