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中国,大型地区开发一直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建国伊始,在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布局大项目是这一时期地区开发的主体性内容。从建国初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到1960年代的"三线"战备大项目,再到1970年代两批成套引进的大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或主导了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改革开放启动以后,国家通过针对性政策推动特定地区开发,成为新的主流方式。这种方式在1980年代的经济特区中得到试验,在1990年代的开发区大发展中得到推广。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战略和土地经济的扩张,地区开发逐渐由产业性开发走向房地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国土资源的资本化成为新时期大型地区开发的重要支撑。这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走向了一个高潮和转折。面对土地资源瓶颈和房地价格畸高,国家一方面密集出台大型地区开发战略,另一方面通过非市场的行政威权限制房地产经济,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困局。下一阶段的地区开发,需要从依赖政策资源和土地资源走向对市场内生活力的挖掘,建立可持续的地区开发机制。

  • 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