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悸是中医内科常见的心系疾病,以患者自觉心中跳动难安,常伴有胸闷、憋气甚或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1]。临床无器质性病变的心悸较为多见,西医对此类疾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郭维琴教授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特点及临床经验,认为内伤七情和药食劳逸不当是此类心悸的主要病因,提出其主要病位在心,责之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及两者同时发生都可导致心血亏虚、心脉失养。本文主要总结其对此类心悸发生发展的中医理论认识,详述从肝脾论治此类疾病的临床用药经验并附医案一则。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