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侗戏”与“珠郎娘美”故事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珠郎娘美》剧本具有传承性与流变性特征,存在大量异文,其变异性体现在戏本的体形、语言与修辞等方面。其中媒体、记录的变异性主要由时代经济、技术进步决定,而文字上的变异主要是受戏师个人汉语水平与记录习惯差异影响。戏本在语言上的变异性,体现在各种词汇的选择、古侗语的逐渐消失与汉语的直接替代等方面,其变异根源一是戏师个人才学与习惯不同,二是文化语境不同。戏本在修辞与歌词上的变异性,主要是由戏师个人文学才华与审美风格决定的,此外也与戏师如何运用当地的文学与历史资源乃至汉族典故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