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的播音学理论认为播音咬字的器官在口腔,但是经过笔者的研究之后发现这一理论其实是有待考究的。本论文将援引明末清初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的论述和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的论述来深入研究"声带咬字"的正确性和"口腔咬字"的不妥之处。同时结合冯葆富教授的《歌唱医学基础》中有关声音形成理论的知识来充分论证"声带咬字"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希望能够为播音教学带来启发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