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正五聚蛋白3(PTX3)及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肺结核患者病情动态演变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组)、潜伏感染患者50例(潜伏感染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痰涂片培养法和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法诊断肺结核的准确性。比较3组对象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含量。将肺结核患者分为有空洞组和无空洞组,比较2组间血清PTX3和HBP含量及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的表达水平。所有初治肺结核患者均接受规范治疗,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含量,以及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法准确率为97.8%,高于痰涂片培养法的检测准确率(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中抗结核抗体显著高于潜伏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伏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及蛋白含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空洞组肺结核患者血清中PTX3、HBP的含量显著高于无空洞组(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PTX3、HBP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6个月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治疗3个月。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高,有助于初治肺结核的病情诊断,但对患者病情动态演变的监测价值不大。PTX3和HBP的表达是初治肺结核诊断和病情动态演变监测的敏感指标。
-
单位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