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26家医疗机构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液学指标临床分析

作者:刘瑶; 刘捷*; 曾超美; 李瑛; 付晓辉; 徐小静; 龙卉; 李月萍; 曾慧慧; 李正红*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21): 4894-4897.
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8.21.31

摘要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液学指标的特点,为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降低晚期早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5月北京地区26家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及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875例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结果白细胞计数平均为(12. 27±4. 81)×109/L,异常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66. 50±27. 88) g/L,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为导致红细胞增多的高危因素,贫血发生率随胎龄增长而降低;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61. 65±89. 32)×109/L,增高是由于存在感染性疾病,降低可能与宫内/生后感染、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有关。结论对于晚期早产儿尤其是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的晚期早产儿应密切监测各项血液学指标,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