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学生中有效培育劳动精神的路径探赜

作者:何云峰; 李晓霞
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3, 42(04): 48-56.
DOI:10.16034/j.cnki.10-1318/c.2023.04.014

摘要

要找到在青少年学生中培育劳动精神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劳动精神的概念和承载主体等基础性问题着手。劳动精神可以从不同层面加以探讨和诠释,不同的承载主体所体现的劳动精神也不相同,因而劳动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层次。劳动精神的培育是能动地认知、理解、解读劳动的人性意义的过程,本质上是对人性(属人性)的深刻诠释。为了提高培育青少年学生劳动精神的有效性,既要让家长产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动性,也要注重提升劳动教育的属人性,还要处理好劳动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关系。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必须注重连贯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自觉,让学生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观念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其劳动精神。在具体培育路径和策略上,一方面要提高针对性,强化劳动精神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倡导劳动精神的实践转化。同时,要有效地整合社会多方面资源,共同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