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面部注射不明药物导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局部组织损伤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注射不明药物("溶骨针")导致面部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集感染部位分泌物行涂片检查, 并行超声、CT、MRI及其他相关检查。在内镜辅助和B超引导下对感染部位进行外科清创术, 术中可见感染侵及面部浅表肌腱膜系统, 甚至深层肌肉及骨组织, 彻底清除坏死、变性组织, 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切除的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行HE染色。清创术后伤口不缝合,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进行治疗, 以50 ml生理盐水+阿米卡星10万U冲洗腔内, 待创面完全新鲜、分泌物培养阴性后再缝合。药物治疗:首先根据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抗酸杆菌阳性), 经验性应用头孢西丁或阿米卡星注射液, 经细菌培养确诊后加用口服克拉霉素及米诺环素治疗, 并口服双环醇片保护肝功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住院期间静脉滴注头孢西丁或阿米卡星注射液;出院后继续口服克拉霉素或米诺环素及双环醇片3~6个月, 每2周复查1次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定期门诊复查, 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复发及颌面部外观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 男1例, 女9例, 年龄19~28岁, 平均25.3岁, 临床表现为颧部、颊部、眼周或颞前局部红肿, 皮温不高, 皮肤破溃, 有脓性分泌物, 扪之有硬结。CT及MRI显示, 面部软组织有不同程度肿胀、积液, 局部结构层次及骨质被破坏;分泌物培养结果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对米诺环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敏感;HE染色示组织有渗出、增生和坏死性病变, 有慢性化脓性炎症和混合性肉芽肿病变。10例患者住院治疗12~28 d, 面部感染得到很好控制, 创面愈合良好, 经6个月随访, 面部均无感染复发, 外观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面部注射不明药物导致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后局部组织损伤存在多层次、多窦道、骨质破坏等特征;治疗时以外科清创术为基础,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脓肿分枝杆菌敏感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药物, 坚持长期、规范治疗, 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