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超级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动脉筋膜穿支为受区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小儿足踝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手足外科和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小儿骨科共应用不携带一级源血管的游离ALTPF修复小儿足踝部创面17例, 其中男13例, 女4例;年龄5~14岁, 平均8.2岁。致伤原因:均为车祸伤。其中左侧6例, 右侧1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一期行骨折固定加肌腱、韧带、血管、神经探查修补, 二期皮瓣手术时软组织缺损部位:足跟部3例, 外踝部6例, 足背4例, 内踝部4例。创面缺损面积9 cm×5 cm~15 cm×6 cm, 皮瓣切取面积10 cm×6 cm~16 cm× 7 cm。血管穿支分离及受区血管吻合均基于超级显微外科技术, 血管在肌肉穿支中分离至所需长度后断蒂, 受区血管吻合采用穿支-胫前/后动脉筋膜穿支的修复方式。术后常规护架烤灯、抬高患肢、抗炎、消肿、解痉、镇痛、抗凝等治疗, 出院后定期采用门诊、微信、QQ等方式随访,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评价足踝关节功能, 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提出的感觉功能评价标准评价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17例皮瓣均完全成活, 穿支血管蒂长度(7.1±1.5)cm, 口径(0.6±0.2)mm, 手术时间(145.7±15.4)min, 术中出血量(72.5±10.4)ml。术后无血管危象、皮瓣(部分)坏死等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8~41(平均20.3)个月, 其中14例患者术后半年行皮瓣修整术;末次随访皮瓣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 皮肤无溃疡发生, 足踝关节功能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为85.0±4.8分, 皮瓣感觉恢复按照BMRC, 结果S3+ 5例, S3 7例, S2 5例。结论基于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游离ALTPF修复小儿足踝部创面效果确切, 在减少供、受区损伤的同时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