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车难题”是表达伦理困境的著名思想实验:是选择袖手旁观任由原始事件发展导致较大的损失,还是采取行动造成较小的损失,不过这个损失却是自己导致的。其假定抉择者拥有一个俯瞰众生的上帝视角与任意操控生死的能力,无论是袖手旁观还是采取行动,都会产生道德冲突。其核心就是选择题,或者说就是选择与否的问题,这两种选择也代表两种价值观,即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而电影的逻辑是情境逻辑,并凭借“第四人称单数”的叙事能力,以其独具的媒介优势,成为最适合表现这个伦理悖论的“实验场”。研究电影的论文有许多,议论“电车难题”的论文也不少,可是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文章则少之又少,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存在空白。文章列举四部嵌入“电车难题”的电影,探讨“电车难题”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采用电影叙事伦理理论与类型电影理论,深入分析“电车难题”的电影叙事,阐释电影通过紧凑的情节与平行蒙太奇等手段进行哲学与伦理学实验的适宜性,为电影叙事伦理研究贡献力量。当然电影并不能真正解决“电车难题”,不过电影通过其直观传播的特点,促使观众了解其所要表达的观点,思考伦理问题,进而获得超越性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