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行为分为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可能会存在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来交流,从而加大语言输入。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在导入、讲解等教学过程中,在语音、词汇等教学方面。教师肢体语言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引起学生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使用肢体语言时要考虑文化因素,避免文化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