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明河南省夏播谷子品种的适宜播期,以4个谷子品种豫谷17、豫谷23、豫谷28、豫谷29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期(6月11日、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7月10日)处理,分析了不同播期下谷子品种的生育期、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以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至抽穗的时间缩短,而抽穗至成熟的时间延长。随着播期的推迟,开花期和成熟期营养器官干质量总体上均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所有品种前3个播期的花前营养器官总干物质转运量较高,花前各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率总体表现为茎鞘>叶片>茎秆,对籽粒的贡献率正好相反,表现为茎鞘<叶片<茎秆。不同播期下花前营养器官总干物质转运率介于17.26%~45.83%,总体上随播期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花前营养器官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介于8.83%~25.17%,变化规律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谷子穗长和穗粗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品种差异,受播期的影响较小;而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随着播期的推迟,下降趋势明显。4个谷子品种的籽粒产量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不同品种对播期推迟的响应不同,豫谷17、豫谷23的适播期最短,为6月19日之前;豫谷28适播期次之,为6月26日之前;豫谷29的适播期最长,为7月3日之前。综合分析,河南省夏播谷子品种的适宜播期为6月19日之前,可结合品种特性适当提前和推迟。
-
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