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常规粳稻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赵国珍; 世荣; 刘吉新; 邹茜; 刘慰华; 朱振华; 寇姝燕; 陈于敏; 苏振喜; 袁平荣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05): 1857-1862.
DOI:10.16213/j.cnki.scjas.2015.05.001

摘要

采用表型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法,对近15年来29个云南高原常规粳稻主栽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和范围相当大,某些品种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温暖粳稻区与温凉粳稻区品种相比,前者表现为植株较矮,分蘖力较强,穗子较小,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选出的影响云南粳稻主栽品种的4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达89.2%,其中第一主成分即穗总粒数是最重要的成分,其贡献率达35.3%。29个云南粳稻主栽品种聚为4类,其中第一类包括19个品种,表明大多数品种遗传距离近,遗传基础狭窄。在今后的云南粳稻育种中,应适当降低植株高度,提高分蘖力,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拓宽遗传基础。

  • 单位
    农业部;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