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危险因素和血清白蛋白及感染部位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82例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241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然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白蛋白、感染部位及二者联合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用ROC曲线评估血流感染28 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282例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菌为主,占比为59.9%,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9.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36.5%)和肺炎克雷伯氏菌(12.0%)为主,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8%)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9.2%)为主;28 d生存组和死亡组在性别、病原体分类、感染部位、血尿素氮、血肌酐和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史、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PCT分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住院时间≥3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中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管道、肝胆系统、导管相关、神经系统、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分别为34.8%、34.4%、6.4%、9.6%、5.0%、2.8%和4.3%;多因素分析中感染部位和白蛋白与28 d死亡预后相关(P<0.05);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为参照,呼吸系统、消化管道、神经系统和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28 d病死率分别为泌尿系统的9.5倍,7.8倍,21.8倍和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白蛋白、感染部位及二者联合预测28 d死亡,绘制ROC曲线,AUC分别为0.612(95%CI:0.515~0.710)、0.661(95%CI:0.583~0.738)和0.719(95%CI:0.644~0.795)。结论:血清低白蛋白血症和感染部位是血流感染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于泌尿系统,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消化管道、神经系统和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病死率风险高;白蛋白及感染部位对血流感染患者28 d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