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残留旋转畸形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州市第二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453例Gartland 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根据复位情况分为2组:残留旋转畸形组(A组)69例, 男44例, 女25例;年龄(6.3±2.9)岁;术中透视正位X线片上Baumann角维持在65°~80°, 侧位X线片上肱骨前缘线通过肱骨小头前1/3, 残留部分旋转畸形, 但提携角正常(4°~23°)。解剖复位组(B组)384例, 男242例, 女142例;年龄(5.9±2.7)岁;术中透视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端解剖复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提携角、术后6个月提携角和术后6个月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克氏针固定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获(6.3±2.9)个月随访。A组患者术中透视中位次数[6 (4, 6)次]少于B组[8 (6, 8)次], 手术时间中位数[20 (20, 25) min]少于B组[30 (25, 30)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术后6个月提携角分别为19.7°±2.7°、17.4°±2.7°, B组患者分别为20.2°±2.8°、17.6°±2.7°, 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肘关节Flynn评分结果显示:A组优28例, 良30例, 中9例, 差2例, 优良率84.1%(58/69);B组优241例, 良104例, 中34例, 差5例, 优良率89.8%(345/384),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均未出现肘内翻畸形、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旋转成角畸形, 对术后疗效无显著影响, 并且可减少术中透射次数, 缩短手术时间。
- 单位